V2EX = way to explore
V2EX 是一个关于分享和探索的地方
现在注册
已注册用户请  登录
LuckyPocketWatch
V2EX  ›  随想

不知道有没有日经:现在学外语,会不会突然有天有了翻译器就白学了。

  •  
  •   LuckyPocketWatch · 18 天前 · 3403 次点击

    比较明确的“实现”是在电影《流浪地球 1 》里面,两个人语言不通,但两个人一个说中文,一个说俄文,完全可以正常交流,电影里那个耳机(也许是某个 APP 的)的功能等于同声翻译

    比如中译英,翻译分成三个步骤,第一步是声音转文字,这个应该很成熟了,像 WeChat 的语言转文字,我特意带点口音,准确率也极高

    第二步是翻译,把中文翻译成正确的英文,这个可能是最难的,但最近两年 AI 都能和人对话了,我觉得翻译的问题可能随时被彻底解决

    第三步是文字转语言,这个完全没技术含量

    要实现《流浪地球》那种带个耳机就能同声翻译的功能,也就第二步的翻译可能有些问题,所以我感觉这样一个 APP 或者硬件随时有可能问世。这样等于一个每个人身边都带个 [会万国语言] 的 [同声翻译] 。

    以前看过一部关于明治维新的电影,里面有个情节,说一个当代知名的剑术大师,苦练将近四十年的剑术,可谓登峰造极,但一个刚入伍的新兵,学了几天步枪的操练,就能轻松打败别人几十年的苦练

    所以现在花大量时间和精力去学外语,会不会明年突然出了翻译器(类似《流浪地球》里的那种),然后大家都不用说外语了?

    47 条回复    2025-04-01 13:12:07 +08:00
    pixcai
        1
    pixcai  
       18 天前   ❤️ 1
    为什么大城市出行这么方便,人们还是要单独买车呢?为什么手机上也可以读电子书,有人还是要买纸质书呢?为什么领导人会多门外语,还要带翻译人员呢?

    你说的问题确实会存在,但是多学一门外语,总会在未来某种场合有用的。只是不一定是以你期望的方式有用。
    Alfon1
        2
    Alfon1  
       18 天前
    有些地方不让用手机等电子设备。现在翻译器效果差,以后等大模型应用成熟了可能会好些。
    maddot
        3
    maddot  
       18 天前
    是的

    不过人与人如果要深入交流,还是得懂对方的语言,毕竟机器很难听懂“弦外之音”,同一句话,不同的语气,不同的表情说出来,意思完全不一样,这个时候机器应该无能为力。当然,大多数人都没有这种需求。
    qfly
        4
    qfly  
       18 天前 via Android
    首先翻译器不准确是一个问题,如果你连翻译结果都不知道啥意思,无从判断翻译质量的情况下,这种情况就不适合直接使用翻译器。
    小语种翻译器完全不行。即便使用大模型。训练的基本材料不足导致了翻译出来的可能完全是错的。这个还得靠人工。虽然大语种还算靠谱。
    mumbler
        5
    mumbler  
       18 天前   ❤️ 9
    学语言不是为了翻译,语言即智慧,你看大模型只学习语言就有了智慧,学图像学声音都没有这个效果

    学会一门语言,就有了一种新的世界观

    另推荐一部电影《降临》
    monosolo1on1
        6
    monosolo1on1  
       18 天前   ❤️ 1
    学习一门语言至少有三个作用:
    - 沟通
    - 审美
    - 思维

    第一点无疑已经被 AI 翻译取代了大部分。
    moudy
        7
    moudy  
       18 天前
    @monosolo1on1 #6 AI 翻译点个菜,问个路还行,碰到项目上较真的场合,连英语表达都嫌不精确的时候还等翻译,等翻译出来话题都已经 move on 了。
    forte
        8
    forte  
       18 天前 via Android   ❤️ 2
    little_cup
        9
    little_cup  
       18 天前
    不同语言之间蕴含的思维模式可以说是天差地别。认识事物的方法论、划分的维度和粒度也是各有不同。
    我觉得同样的自己,在用不同语言和人沟通的过程中呈现出来的性格都有区别。
    Fred0410
        10
    Fred0410  
       18 天前
    @forte 这图真的不错,下载保存了。
    strobber16
        11
    strobber16  
       18 天前 via Android
    知道 MCU 的雷神为什么会说格鲁特语吗?无疑这是超级小语种,队里其它人也都是用翻译器的。因为他活了几千年,并不是每天都有仗可以打的
    hanqian
        12
    hanqian  
       18 天前
    日常生活是够用的,但外语教学主要针对的本来就不是日常生活而是专业学习和工作。。。教学的主体受众并不是留学或者旅游的那些人
    bigtear
        13
    bigtear  
       18 天前
    现在已经可以实现了,非离线的有 inmo air2 这种硬件;
    离线运行的有 sensevoicesmall (语音识别) + mtranserver (翻译)甚至还能 + piper ( TTS )。都是离线端到端设备就能跑的。一个朋友就用一个 rk3588 跑起来了离线同声传译
    billccn
        14
    billccn  
       18 天前   ❤️ 1
    从这些个角度看呢:

    翻译机虽然可以解决一些交流问题但是没法用于生活的方方面面,比如你去意大利旅游看菜单,翻译机准确的显示出“提拉米苏”,但是从没学过外语的人要是不知道提拉米苏是什么呢?学习一门外语的时候还要学习当地的风土人情、菜肴物产、常见机构,这些是翻译机无法代劳的。

    反讽、谐音梗、潜台词、成语是非常难以翻译的,通常需要听者自己判断说话人是想表达哪种意思,翻译机不可能像字典一样把每一种可能的释义都列出来。比如说中文里出现 114514 、520 等,是翻译还是不翻译?

    语序不同的语言翻译以后和手势无法对应、单模翻译系统无法捕捉表情和手势。

    最后文盲的标准是不识字,很多情况下不能快速阅读文字就无法工作。现在的 OCR 式翻译机对上下文的处理非常差,经常动一下摄像头就是完全不同翻译,遇到滚动字幕等更是错误百出。另外字母文字都会有很多缩写,需要有上下文和专业领域的熟悉度。
    twig
        15
    twig  
       18 天前
    首先说不会白学的。因为学任何东西都不会白学的。

    但是「学习」这个东西的问题在于,你学之前可能有一个简单的「用处」的预判。比如学英语可以跟洋人交流,学加减乘除可以数钱、算账,等等。

    但是很多知识性的东西,你不学通,你就无法「尽情挥洒」,用它实现只有你能「发明出来」的用处。
    oldcai
        16
    oldcai  
       18 天前   ❤️ 1
    资料性的没啥好学的了;互动性的还是得学和练。没人愿意面对面沟通的时候还等你在那儿翻译。
    Anarchy
        17
    Anarchy  
       18 天前
    目前高强度学语言都是为了融入对应圈子,翻译器还是局限在文字表面的翻译,很多构词和本身文化也有关,就算现在大模型不同文化之前的映射也挺困难的,而且还要额外输入不少上下文信息。按这个目的话,至少不是可预见的时间内能达成的技术。
    BUCKS
        18
    BUCKS  
       18 天前
    你以为“物质基础决定上层建筑” 就算翻译出来,人能听懂?
    当你听到翻译机器说 “沙滩的太阳”,是不是觉得很美好?
    学语言需要环境,很多微妙的含义的区别是在纸面上不会记载。
    还有,你在中国点餐买东西,会跟服务员微笑说谢谢吗?翻译机可不会把你这个人翻译成当地人
    killeder
        19
    killeder  
       18 天前 via Android
    时空壶
    cat9life
        20
    cat9life  
       18 天前   ❤️ 2
    计算器小巧又好用,甚至无处不在(手机 app 等)。你现在后悔学会四则运算了吗?
    CloudyKumori
        21
    CloudyKumori  
       18 天前   ❤️ 1
    只留在国内生活,没有去外企或者出国的想法的话确实学中文就够用了,只是会多一门语言能够让你有额外晋升的机会,在商业谈判的时候你能掌握对方的语言会给对方展示自己的诚意,这种效果翻译器是达不到的
    buf1024
        22
    buf1024  
       18 天前
    豆包基本实现了你所说的功能。
    me1onsoda
        23
    me1onsoda  
       18 天前
    算盘之类的,不是已经珠玉在前了吗?就是白学了
    me1onsoda
        24
    me1onsoda  
       18 天前
    @BUCKS 你也太小看现在 ai 翻译水平了。。你也会冲浪啊
    HENQIGUAI
        25
    HENQIGUAI  
       18 天前
    要是因为懒不想学不想练,就不要把锅推给 AI, 否则就好好学。
    fredweili
        26
    fredweili  
       18 天前
    没人喜欢带个破玩意跟机器说话,特别是欧美的
    000sitereg
        27
    000sitereg  
       18 天前
    我和你的想法一致。以后必然会有那种耳机机器之类的。
    另外我认为语言其实就一种用途 沟通,其他审美 思维之类的完全是附加出来的。
    chanChristin
        28
    chanChristin  
       18 天前
    我还是觉得自己学到手里比较好一点,出国旅游看到满大街都是外语的时候虽然有翻译器,但还是感觉一脸懵逼,我不可能拿着手机走到哪翻译到哪吧
    vialon17
        29
    vialon17  
       18 天前
    每一种语言都有其独特的思考逻辑
    forisra
        30
    forisra  
       18 天前
    会的。这就好像现在电子产品普及,练字这个就没有多少人愿意弄了。甚至于拼音打多了,经常提笔忘字。

    语言有不一样的思维逻辑这一点目前来说也没有《你一生的故事》这么夸张。在大约是在 EU4 欧陆风云那几百年,经常有一些君主搞实验。就是把还没学会说话的小孩关在一起,看看他们能不能自己发明出语言。基本上不约而同的都是第一代只是有一些简单的发音和手势,到了第二代就具备了一些逻辑结构和语法结构。这就有点维特根斯坦说的“语言游戏家族相似性”那个意思了。

    总而言之,语言没啥神奇的,只要能精准的表达就是好的。
    LuckyPocketWatch
        31
    LuckyPocketWatch  
    OP
       18 天前
    @cat9life
    我是 80 后,小学赶上最后一趟算盘课,现在那个算盘我还留着。。。还记得一些当年背的口诀。。
    cheneydog
        32
    cheneydog  
       18 天前
    我倒是希望大力推广 Chinglish ,英语中文的一个方言。
    jiaozi 、cha 、tofu 、loong
    people mountain people sea
    大家都看得懂,反正英语本来就是不停发明单词的垃圾篓,我们再多给它塞点。
    wobuhuicode
        33
    wobuhuicode  
       18 天前
    剑对枪这个比喻错了。
    学习语言 和 同声翻译 是互补不是枪剑的竞争。
    而且机器翻译是不可信的。
    就如同你觉得某个官方新闻可信,但看回英文原文是另一回事。
    msg7086
        34
    msg7086  
       17 天前
    正确性保证不了。你用 AI 翻译就相当于用一个不太可靠的人工翻译,他翻错了你压根不知道。
    当然,反过来说,如果你不在意正确性,那确实可以说白学了。
    mistsobscure
        35
    mistsobscure  
       17 天前
    如果可以做到面对面,你说完一句我就能立刻回你一句,那我觉得就完全没有学的必要了。、

    可惜,至少现在,未来也很长一段时间做不到。

    反正我是不想听见一次原声,然后再听一次翻译...
    charlie21
        36
    charlie21  
       17 天前 via Android
    那么很多东西都是白学了咯

    一个技能就是在不具备外部条件的情况下才显得重要的
    mwuxlcanrh
        37
    mwuxlcanrh  
       17 天前
    语言不只是工具,它是一种完全不同的思考模式。而且很多情况下两个语言是做不到 100%的翻译的。往往 GAP 的部分是任何翻译都很难解释清楚的,需要大量阅读给予的语感进行理解。

    但是,翻译工具确确实实可以解决 9 成问题。所以说语言的重要性确实是可以被弱化的。
    mwuxlcanrh
        38
    mwuxlcanrh  
       17 天前
    现在的多模态大模型翻译的能力已经不是问题。开发一个人机友好的翻译设备,应该可以狠狠的赚一笔大的。
    7m6ORoP7MV1A6uvI
        39
    7m6ORoP7MV1A6uvI  
       17 天前
    出去玩一次你就知道为什么不能靠翻译器了
    malatang
        40
    malatang  
       17 天前
    @mumbler #5 原著是特德·姜的《你一生的故事》!超喜欢特德·姜,巴别塔和呼吸也好看
    wupher
        41
    wupher  
       17 天前
    - 迅飞已经有类似产品了,手机开个 App 也能实时语音翻译。

    - 出去玩一下就能体验,日本,西班牙 去一个你完全不会本国语言的地方。反之再去英语国家,哪怕英语不熟练,但毕竟义务教育这么些年,多少应该是用上。

    - 我认同 5 楼的观点,真正学的,其实是另外一个世界观。人无法想像认知以外的世界。就像当年小人书,007 蹲在旱厕里接收情报。
    lishuolin
        42
    lishuolin  
       17 天前 via iPhone
    如果你没有这个语种,这个学科的知识,你就很难判断 AI 给的答案是不是准确的,你也问不出这个学科的问题。
    DIMOJANG
        43
    DIMOJANG  
       16 天前
    @mumbler #5 支持,语言是一种很重要的思维方式。不过大模型这个例子很可能只是因为文字是最容易规模化处理的信息,LLMs 和以前流行的人工神经网络主要的区别只是规模扩张了 100 倍以上。
    mumbler
        44
    mumbler  
       16 天前
    @DIMOJANG #43 语言是唯一的思考方式,你思考问题一定是内心在自言自语,用英文思考,中文思考,方言思考结果可能会不一样,图像,声音,气味都是附件,不能成为思考载体,规模扩大 1 万倍也不会诞生智慧
    xzaf
        45
    xzaf  
       16 天前
    想起很久以前 iphone 上有两款软件,zephyr 和 activator ,前者功能简陋被后者吊打,但是拥护者很多,因为丝滑。

    用翻译工具作为信息交流的中介,就是不丝滑。
    单纯的翻译功能上完美,但是体验上可能会导致情绪的流失,细节的丢失。翻译再快也有延迟,翻译再好也不一定完美还原本意。
    newaccount
        46
    newaccount  
       16 天前
    是的,没错,不用学了

    这样我的工作机会会多一点
    DIMOJANG
        47
    DIMOJANG  
       11 天前
    @mumbler #44 人类语言是我们的大脑提炼出的世界特征,但是不能排除其他生物(或者人工神经网络)基于视觉,听觉,嗅觉提炼出另外一种世界的表征。就像虽然纯视觉肯定可以实现完全自动驾驶,但并不是说额外的传感器(额外的“模态”)不会提升网络的表现,或者去掉视觉就无法实现完全自动驾驶——只是目前我们没有很好的方法融合这些多模态的数据。

    而且就我本人来说,我在找路的时候就会在大脑中想象终点的场景,然后靠想象中往回走到我当前的位置来确定路线。这何尝不算是一种“视觉模态”的思考呢?以及对作曲家来说,说不定他们的脑海中偶尔就会闪过一段旋律?或者发现苯环的化学家梦到衔尾蛇的“传说”?

    这个就有点像是一个由来已久的声音:为什么电影里的“外星人”都是人形——这一方面反映了我们倾向于使用自己熟悉的事物来推广未知的事物,另一方面也反映了这种符合直觉的推广在理性思考面前不一定站得住脚。
    关于   ·   帮助文档   ·   博客   ·   API   ·   FAQ   ·   实用小工具   ·   2873 人在线   最高记录 6679   ·     Select Language
    创意工作者们的社区
    World is powered by solitude
    VERSION: 3.9.8.5 · 28ms · UTC 05:38 · PVG 13:38 · LAX 22:38 · JFK 01:38
    Developed with CodeLauncher
    ♥ Do have faith in what you're do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