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2EX = way to explore
V2EX 是一个关于分享和探索的地方
现在注册
已注册用户请  登录
V2EX  ›  cnbatch  ›  全部回复第 4 页 / 共 74 页
回复总数  1464
1  2  3  4  5  6  7  8  9  10 ... 74  
85 天前
回复了 774157009 创建的主题 职场话题 夜班、割接如何自我恢复?
如果每次轮值夜班比较人性化一点,比如:
3 星期白班+1 星期夜班
2 星期白班+2 星期夜班
或者
半年白班+半年夜班
4 个月白班+8 个月夜班
(反正就是白班、夜班比较有规律,并且倒班间隔比较远)

那么恢复起来不会很困难,褪黑素就行。或者也可以使用轻量运动延后睡觉时间,然后睡前一粒褪黑素,恢复起来会更容易一点。

如果是三天两头白+黑,能逃就逃。
85 天前
回复了 LZYMichael 创建的主题 职场话题 工作后还有必要自费购入电脑吗
肯定有必要自费购买自己的电脑啊,私人事务使用私人电脑,工作相关的就使用办公电脑,不要想着把办公电脑用于私人用途,也不要把私人电脑用于工作用途。

万一哪天你离职了,把私人数据从办公电脑转移出来,结果被公司的监控检测到了,随后公司起诉你盗窃商业机密,就算拿得出证据证明自己清白、公司败诉,那也会浪费大量时间和精力。

不怕一万就怕万一,还不如一开始就分开,私人归私人,工作归工作。何必纠结“该不该自费购入”呢
在手机版“中国移动”app ( https://www.10086.cn/cmccclient/ ) 见到有提供,打开后搜索“游戏加速”,可以找到“电竞宽带加速包”,10 元/月,需要另外安装加速器客户端。
89 天前
回复了 GeekGao 创建的主题 宽带症候群 Facebook 正在建造覆盖全球的海底电缆
@COW
@huihuilang 可能是 AI 总结的缘故,许多细节没了。

原文是这么写的:
I speculate that there may be branching units to Singapore, Malaysia, and Indonesia. But the basic routing is US/South Africa/India/Australia/US.

翻译:我推测可能有光缆分支连往新加坡、马来西亚和印度尼西亚。但基本路径是美国/南非/印度/澳大利亚/美国。
90 天前
回复了 GeekGao 创建的主题 宽带症候群 Facebook 正在建造覆盖全球的海底电缆
看了下原文,这条光缆的走向是:
美国东海岸→非洲西海岸→南非→印度孟买→澳大利亚→美国西海岸

“I know that the cable will launch from the American East Coast and will go down the West African Coast to South Africa and then head straight to Mumbai. It is not clear if Europe will be online or not. From Mumbai it will head straight to Australia and then up to the US West Coast.”

东亚地区与此无关,不知道 Facebook 会不会有新的扩容计划
92 天前
回复了 xyz3210 创建的主题 NAS 折腾 ipv6 外网访问
楼上那些别用什么 AI 总结了,总结完依然又长又臭
92 天前
回复了 xyz3210 创建的主题 NAS 折腾 ipv6 外网访问
一句话总结:OP 原本用光猫拨号,IPv6 可以从外部网络连回家正常使用,上星期突然没法用,检查一圈后发现是网件路由器禁止主动入站且不允许关闭( OP 没提这几天换了路由器但看起来应该是换了的),只好将就着把华硕旧路由器接回去。
94 天前
回复了 zuotun 创建的主题 NAS 硬件还是软件 RAID?
我一直用 BSD + ZFS ,而不是 RAID 卡,系统是 XigmaNAS ,只用作纯储存,足够稳定可靠。raidz1 ,使用了 5 块盘。

其中一台 NAS 曾经因为电源供电不足(后来发现是环境温度高、风扇“吸”走大量电力),某块硬盘掉线好几天。解决供电故障后,它自动帮我恢复校验,速度挺快的。最重要的是,恢复期间我还关机清灰,重新开机后它能够继续恢复过程,完全不怕我乱整一通。

更“好玩”的是,我插拔 SATA 线对调两块硬盘的顺序(进 BIOS 可以看到是对调过了),ZFS 仍然能够正确使用,不受位置顺序的影响,很方便。
95 天前
回复了 LaoDahVong 创建的主题 宽带症候群 WG 回国流量也被墙么?
@likooo125802023 即使是回国流量,WG 数据报依然是双向传送的,隧道内仍然会有流量从墙外传往墙内(例如隧道内的 TCP 确认包)

所以,就算假设墙仅仅过滤墙外往墙内发送的数据,照样会触发阻拦
@MFWT IPsec 的限速案例似乎并不多,可能大多数情况下并不会限速 /t/794553

还有一个是 GRE 限速案例: /t/700660

想用就直接用吧,遇到限速再换其他的
@fuzzsh 国内的限速:
/t/1082839
/t/1082680
Visual Studio 2022 的选项→文本编辑器→常规,有个“自动检测不带签名的 UTF-8 编码”,也会有用
98 天前
回复了 lithium148 创建的主题 Linux 除了免费, Linux 好处都有啥
OP 是想尝试“远离 Linux”吗?可以做到的。

我在公司主要使用 Windows Server ,无论是网站还是服务都部署到 WinServer (内置 Active Directory 认证,许多事情都可以少操心)。Linux 极少用到,虽然其他部门用得挺多,但我经手的服务器几乎都是 Windows Server 。

家里服务的主力系统是 FreeBSD 系列:软路由 OPNSense ,NAS 用 XigmaNAS ,魔法节点就用 FreeBSD 最新 RELEASE 版( FreeBSD 的 FIB 很好用 /t/1055496 )。只有偶然需要在 Linux 环境做测试的时候才会进入 Linux 虚拟机测一测。
准确来说,是“家宽的 QoS 等级属最低端,享受优先丢包的待遇”,各种传输协议的 QoS 都围绕着这个基础
简单粗暴的办法:
收集这些 app 的 p2p 域名,以及这些 app 打洞相关的域名,在路由器 DNS 那里解析为 127.0.0.1 、::1
107 天前
回复了 PatrickLe 创建的主题 Windows 急! Win Server22 帐户自动锁定是什么情况?
看下系统日志,应该有锁定原因的

比如是不是有人暴力穷举试密码
@newma
有关联的是 atomic<shared_ptr<T>>变量本身,不是 shared_ptr 之间

如果不用 atomic ,那就:

共享变量:
shared_ptr<Description> share_desc_ptr;

线程 1:
shared_ptr<Description> desc_ptr = share_desc_ptr;

线程 2:
share_desc_ptr = make_shared_ptr<Description>();

这里用到了 operator=,按照 cppreference 的描述,会发生数据竞争。所以要改成:


C++20 之前:

共享变量:
shared_ptr<Description> share_desc_ptr;

线程 1:
shared_ptr<Description> desc_ptr = atomic_load(&share_desc_ptr);

线程 2:
atomic_store(&share_desc_ptr, make_shared_ptr<Description>());


C++20 起:

共享变量:
atomic<shared_ptr<Description>> share_desc_ptr;

线程 1:
shared_ptr<Description> desc_ptr = atomic_load(&share_desc_ptr);
// 或者 shared_ptr<Description> desc_ptr = share_desc_ptr; 自动调用 atomic 的 operator=

线程 2:
atomic_store(&share_desc_ptr, make_shared_ptr<Description>());
// 或者 share_desc_ptr = make_shared_ptr<Description>(); 同样自动调用 atomic 的 operator=
@minami 说实话,如果 MSVC 支持多系统,全用 MSVC 也不是坏事
1  2  3  4  5  6  7  8  9  10 ... 74  
关于   ·   帮助文档   ·   博客   ·   API   ·   FAQ   ·   实用小工具   ·   2380 人在线   最高记录 6679   ·     Select Language
创意工作者们的社区
World is powered by solitude
VERSION: 3.9.8.5 · 38ms · UTC 15:48 · PVG 23:48 · LAX 07:48 · JFK 10:48
Developed with CodeLauncher
♥ Do have faith in what you're do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