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saranz 10 天前
M 芯片把主板上的一些电子设备全集中到一起了,就好比原本你在郊区住 CBD 上班,现在换成你在 CBD 的公寓里住,下楼就到公司的一样。
|
2
kyor0 10 天前
单核的强弱最容易体感出来。
|
3
szdev 10 天前
用做手机的思维做了电脑,这就是最大的魅力,Inter 还到不了阶下囚这么夸张,对于游戏玩家目前 mac 还是很垃圾
|
4
xingda920813 10 天前 29
能耗比方面:
1, 90% 以上原因是 M1 的台积电 5nm 相对于 9980HK 的 Intel 14nm 的巨大能耗比优势. Intel 2019 年时新制程研发受阻. 目前台积电的先进制程 T0 断崖式领先其他所有代工厂 (三星, Intel, 中芯国际) 一个段位. 那些能耗比好的芯片 (A 系列, M 系列, 8 Elite, 9400, Zen4, etc...) 的共同特点是用了台积电, 那些能耗比差的芯片 (888, 8gen1, Intel 8-11 代酷睿) 的共同特点是没用台积电. M3 和 M4 系列更是都用了台积电 3nm (N3B 和 N3E). 但台积电具有重大地缘政治风险, 由于众所周知的风险, 安全性远不如在美国本土的英特尔. 2, 10% 的原因是 ARM 比 x86 的精简和高效性. 这并非主要原因, X Elite (ARM) 能耗比的菜, 和 Lunar Lake (x86) 能耗比的强, 已经充分证明了指令集并非决定能耗比的关键因素, ARM 也可以很菜, x86 也可以很强. 指令集就像人说的语言, 就道理就像说英文的人不一定比说中文的人更聪明或更笨一样. 纯性能方面: 目前 M 芯片相对于 Intel 和 AMD 的芯片并没有优势, 这点去看 Cinebench 跑分就知道. 如果考虑到价格, 相比 x86 阵营来说, 更是 3 倍左右的劣势 (基础款 4000 vs 12000, Max 款 11000 vs 33000, Mac 加内存和存储更是金子价). 对于非买 MacBook 不可的人来说, 确实 M 系强, 因为最后一代大尺寸 Pro 是 2019 年的 9980HK. 但如果不是非要买 MacBook 的话, 那选择有很多, 因为 M 系是要跟今天的 Intel 和 AMD (还有英伟达独显生态) 去比的, 而不是永远跟 2019 年比. |
5
dilidilid 10 天前
因为 M1 出世的时间节点击在了 x86 最狼狈的时候,往后到 Zen3 、12 代出来之后,虽然 M 芯片优势依然很明显但 x86 轻薄本也能打打了。
|
6
xiuming 10 天前
Intel 也换上台积电了 现在差不多了
|
7
xiuming 10 天前
也没什么魔法 就台湾人芯片制作牛逼 自己造不如交给台积电
|
8
SakuraYuki 10 天前
@xingda920813 可是英特尔现在也是台积电代工
|
9
june4 10 天前
@SakuraYuki 所以开始换代工的 lunar lake 的能效追上苹果的芯片了
|
11
DIMOJANG 10 天前 1
其实老早就有人分析过了,历史上出现过的所谓“ARM x86 性能差距”其实都是制程差距造成的。除开制程差距,也就是 V8 硬件加速和先进封装带来的应用优势了。看现在 AMD 的移动端产品也可以 24H 续航就知道鸿沟其实不存在了。
|
13
xiaooloong 10 天前
起点比较高
一是抛弃历史包袱。x86 必须永远只加新指令集来保持老软件兼容,大概是唯一一次删除指令集是去掉 avx512 这一次直接导致很多软件有问题。arm 历史包袱本来就比 x86 少,更何况苹果这边之前在 ios 都已经抛弃了 32 位 arm 了。 自家软件生态。软件也是自己说了算,过几个大版本就放弃一堆兼容性。特别是 ios 上软件不更新直接就不分发给用户使用。 这两点直接让历史包袱少了很多,再加上台积电的制成领先、芯片设计团队有大佬带飞、软件转换生态做的还可以,一蹴而就吧。 20 年刚开始搞 as 的时候我觉得 intel 平台至少还能用五年,就果断买了最成熟的末代 intel mbp ( 13 寸 icelake ),结果不仅出厂 catalina 系统的 intel 核显驱动仅支持 dp1.2 ,硬件的 dp1.4dsc 功能完全无法使用,后面 sonoma 系统 amd 驱动的 dp1.4dsc 都修好了,icelake 核显也只修了 dp1.3 ,dsc 还是只能在 win 下用。两年左右 intel 款优势全无。看来 20 年当时推出 intel mbp 就是为了放弃的。 |
14
liprais 10 天前 8
你们就是不愿意承认人家设计的比 intel 好呗,直说不就完了
|
15
MacsedProtoss 10 天前 via iPhone 6
感觉上面说的还是不太对,例如#5 #9 @dilidilid @june4 @xingda920813
1.从续航上来说,其实也就 lunar lake 的 intel 可以做到近似,但是其性能其实也就 M1 附近… 2.其实大家觉得 M 系列强是觉得他在移动端可以低功耗高性能,这里的低功耗不仅带来轻度使用下的长续航,也带来散热压力的巨幅减少,以及离电状态下性能不严重降低,所以用台式机去比较不太合理,其实哪怕是最新的 M4 Pro/ Max 的 CPU ,多核也还是会被 14900K 或者 9950X 以少量的优势打败,问题是,win 阵营并没有能做到这一点的 laptop 3.哪怕是用 desktop 做对比,单核性能也还是非常领先的,而且是在频率远低于竞品,功耗远低于竞品的情况下,也表明他的 IPC 非常的高。第 2 点所说的多核性能被打败是源于 M4 Pro/Max 的核心数少于 9950X 和 14900K 。 所以哪怕是现在,其实移动端依然是远远强于 win 阵营的设备的,我不是很理解为什么会觉得现在 x86 跟上来了,或者说是不是没有考虑过 Mac 的受众的需求。可移动的工作站才是最大出货量,其次才是 MBA 类的办公本。MBA 确实是有了一定的竞品,尤其是在 lunar lake 来了之后(但是 lunar lake 没有下一代了),但是 MBP 这类工作站完全没有竞品,win 阵营的高性能本,续航极差,重量和外观被散热拖累,且离电性能大打折扣。 |
17
lambdaq 10 天前
跟硬件无关。OS 生态别人舍得投入。性能不打折扣。
|
18
henshang 10 天前
@MacsedProtoss 其实吧,不是所有人都只用编译代码或者剪视频这一点点东西,那些做三维设计,跑数据有限元分析的以及建模的都是 x86 体系下的东西,一块芯片就那么大位置,你要兼容其他的东西就得有地方放,所以本质上还是制程的问题,你可以去对比一下两家芯片面积大小
|
19
superrichman 10 天前 1
|
20
MacsedProtoss 10 天前 via iPhone
@henshang 这个东西比较复杂,一来有些东西是因为生态的原因,所以专业软件只存在在 win 平台下,主要是建模之类的 3D 的和 GPU 相关性高的。
二来有些东西他就不是单机工作站范畴,像是你说的有限元这种,多核强就是正义,那上核心更多内存更多的服务器其实就完事了,没啥人会考虑在 Mac 上进行。 而 Mac 的芯片设计肯定是为 Mac 的受众的需求来做的,Mac 的单机移动工作站用途主要就是这两个。至于芯片面积大小,M 系集成的东西也比 x86 CPU 多,不好直接对比,而且制程可以解决功耗问题,却不能解决单核性能,单核这么强就是设计上有优势 |
21
superrichman 10 天前 7
|
23
henshang 10 天前
@MacsedProtoss 你看下楼下那层,我觉得不至于差那么多吧,现在 m 系列芯片强啥的我觉得主要是靠堆晶体管和缓存,没啥复杂的设计架构,就像断点,进程,事务,它少了很多步骤以及兼容的部分,通过软件自身解码,所以对比出来的性能强,因为测试软件都只调用那几个特定 api 走渲染,他这几个特定优化,例如视频剪辑以及跑编译,至于你说的服务器内存,其实现在大部分内存和 cpu 的高速缓存比起来,还是差的太远太远,cpu 即便只是加 64m 的高速缓存,比加 32g 内存来的强得多
|
24
wy315700 10 天前
软硬一体化的威力。
你看 PC 平台一个大小核调度多年都搞不定就知道软硬一体化是多么牛逼了。 |
25
henshang 10 天前
@MacsedProtoss 当然能耗我还是保持我的观点,我觉得 m 芯片去掉很多硬件兼容性后以及 linux 自身特性决定了能耗的低,以及单核心的强,因为它只要处理单一命令,简单程序集
|
29
nickfox5880 10 天前
@tomwu3 魔怔了
|
30
sampeng 10 天前
实在是 intel 不争气。我总觉得微软也是有问题的。你能想象大小核调度,到现在都还是问题?只是缓解。当然,m4 也可能也有问题,因为很少人拿 mac 打游戏。但微软的 windows ,玩个游戏,给我把小核吃满,大核站边上加油我是没想到的。我还纳闷为什么电脑玩游戏这么卡。不应该啊。仔细一下。。md 。。。关掉小核,再不卡了。
|
31
MacsedProtoss 10 天前 via iPhone
|
32
MacsedProtoss 10 天前 via iPhone
@henshang 首先 Mac 不是 Linux…而且为啥 unix 的能耗就更低?哪来的逻辑呢?
RISC 不是处理单一命令的意思啊,啥时候学来的精简指令集更简单的说法… |
33
MacsedProtoss 10 天前 via iPhone
@feikaras Apple 平台的游戏问题是另一个范畴的事情。
首先现在游戏本来就大头在移动平台上,抛开这部分,你的意思应该是是 3A 的部分,但是游戏厂商角度来说 Mac 用户玩游戏的人群数量不多,哪怕他们自己开发其实绝大多数赚钱的还是优先 console ,其次才是 pc 。所以从平台考虑上来说 就不是高优先级 其次是 DX API 的地位,商业引擎例如 unity ,unreal 其实还是支持了 Metal 的,但是很多厂商都是自研的引擎,要支持 Metal 是要钱的,优先级又不高,自然就变成了干脆不做。 拿游戏说 M 芯片其实没啥关联性,M 芯片受到追捧的点和打游戏也没啥关系 |
34
feikaras 10 天前 via iPhone
@MacsedProtoss 大小核并不成熟啊,手机是限定工况的,丢到 mac 上那么多软件依然没人去适配的,除非是跑 ios 程序。这玩意并不会给你一个报错,mac 用户没人关心。可适配可不适配的东西就算苹果一般能拿到不适配的结果。
|
35
feikaras 10 天前 via iPhone
@MacsedProtoss 不是说什么 dx api 的地位,是说 opengl 的用户宁愿不出 mac 平台也不想搞 metal 迁移。别看他手机发布会找了几个日厂弄排面,看了测评游戏 port 后性能表现如何都没人 test ,更没人关心。
|
36
MacsedProtoss 10 天前 via iPhone
大小核你需要给出具体的例子,什么软件有问题了?这个东西其实系统做的够好的情况下不需要非常多的适配。按照我的 Mac 使用体验,并没有什么大小核的适配问题。 @feikaras
至于 OpenGL…其实 Mac 上能跑的,而且现在哪有桌面端游戏还在跑 OpenGL 的? 至于 iPhone 上的游戏其实也基本都是 Metal 化了的,而且其实 iPhone 上现在还剩余的 OpenGL ES 本质上也是用 Metal 去跑的 |
37
feikaras 10 天前
@MacsedProtoss 简单说,原来给 apple mac 做游戏的那帮开发商,新品清一色不支持 mac 。这也是 apple 自己搞个官方 wine 让你去 crossover 的原因。包括不限于 2077 ,暴雪,还有小众厂的一堆。比如我以前喜欢的 x3 下一代 x4 。
现在 m 芯片被追捧有点类似日本韩国的外宣,广告成分重。很多人以为里面充满了魔法。 |
38
feikaras 10 天前
@MacsedProtoss 大小核随便找一个跨平台大软件默认就是不会正常调度的,因为你写程序的时候根本不会考虑这个场景。编译器优化得看你用的什么编译器,自动的程序依然是有限的。
|
40
feikaras 10 天前
比如 x4 ,人家没考虑跨平台么?但人家支持 steam linux 。就不带你玩了。我只能说少看广告吧。
|
41
null2error 10 天前
还有一个角度是(开发者总数/平台各层级分支总和)的相对数值优势,苹果这边分母无限趋近于 1 ,要到语言、框架这个层级才开始分叉,x86 平台上看起来是一个平台,但是平台每个层级上都有分支,从硬件到编译器到操作系统到语言运行时,分叉太多。
力出一孔,加上绝对数量也不少了,两者一比,差距就出来了~ 同一个软件,在苹果生态下玩命优化,这个优化大概率可以惠及每个终端用户,X86 这边,你先把 Windows 和 Linux 跨平台搞定了再说其他 |
43
MacsedProtoss 10 天前 via iPhone
大小核压根不是编译器来做优化的… 纯原生的 app 确实有方法去手动指定任务的优先级来使用不同的核心的线程,但是这个是需要开发者手动改代码的。事实上系统本身也有调度来应对没有手动指定的情况,而且大多数情况下也是如此。PS:对于纯原生的 app ,intel 时期的调度代码可以不修改就正常获得 M 系下的大小核调度,API 上没有变动。 @feikaras
|
44
MacsedProtoss 10 天前 via iPhone
@feikaras 你举例的原本支持 Metal 的游戏,有没有可能是因为 arm 指令集的问题,而不是 Metal 的问题?苹果那个 GTK 的调试功能还是很强大的,并不是给普通用户用的,和 V 社的 DXVK 思路不一样
|
45
henshang 10 天前
@MacsedProtoss 我一般除了 windows 系统的统称 linux 。。因为即便是苹果它自研发的内核,底层依旧是基于 unix 内核开发。能耗这么说吧,你知道 linux 可以不装图形界面对吧,现在 x86 最大的 windows 问题,就是用了一大堆兼容,解码的图形界面以及操作效果,导致效果不如 macos ,但是所消耗的能耗要远高于 macos ;编译这个我觉得有点玄学,我之前同一台电脑,装 linux 和 windows 下编译的效率就是不太一样,甚至只用 wsl2 也会快很多
|
46
ningxing 10 天前
不是 M 芯片有多强,是苹果软件做的好,有上千上万个苹果工程师做苹果软件。以前苹果的 Intel 我觉得也很流畅,用的很舒服。
|
47
billytom 10 天前
单线程无敌,多线程也是目前最顶级阵列,唯一问题是 AI 不行,GPU 弱导致的,也不支持 CUDA ,无解
|
48
henshang 10 天前
@MacsedProtoss 换句话说,我这两家芯片并不站任何一家,我觉得 intel 最大的问题是历史,是兼容是制程的落后,m 系列芯片最大的优势是,简单指令集,超大的高速缓存,以及自家优化了很多年的系统而不是阿三那种一堆渣渣代码的系统
|
49
wanguorui123 10 天前
苹果在芯片技术实力还是很强的,早年间投资了 ARM 和台积电,收购了不少芯片设计公司。现在能收获这么强的性能也是应该的,把苹果定义为一家芯片公司也不为过,只能说英特尔大意失荆州把家底都败光了
|
50
Daitabashi 10 天前
OEM 厂商在生产产品时需要向芯片厂商(英特尔)购买芯片 而英特尔是要赚钱的
苹果在生产产品时按成本价从芯片部门拿货 芯片部门本身不赚钱也不要紧 等于说苹果这边少了一个中间商赚差价 |
53
okakuyang 10 天前
@feikaras mac 我没研究过,但是在 iOS 上是没有指定核心的说法的,线程有优先级,可以指定高优先级就优先在大核心上跑,优先级低可能就在小核心上跑,但是在到底在哪个核心上跑终究是系统根据整体压力分配的。
|
54
54xavier 10 天前 1
@superrichman #21 似乎也不能这么比吧,毕竟 M 芯片还包含统一内存颗粒
|
55
ShadowPower 10 天前
@MacsedProtoss 大小核调度的问题有具体例子,不过现在应该解决了:M1 Pro 本地安装 Xcode 比 M1 慢
|
56
Xerox15 10 天前 via iPhone
@xingda920813 讲得真好👍
|
58
labdum 10 天前
@DIMOJANG #11 换了新工艺的高通和 intel 的最新的芯片和之前老工艺的苹果的 M1 和 M2 芯片比,还不是比不过之前 M1 ,M2 的能效,分析不如直接比测试出来的成绩。"AMD 的移动端产品也可以 24H”也是特定用途,实际跑各种应用的续航久掉一大截。制程是一部分,但是芯片设计的好坏还有整合能力能最多提升 2 代左右的性能。看看和苹果同样制成的芯片,比较数据就知道了。
|
60
Bluecoda 10 天前
制程,堆料
还有就是很重要一点,内存直接做在 CPU 旁边,直接读取,这个非常取巧,但是确实也立竿见影加强了内存性能 |
62
DIMOJANG 10 天前
@henshang #18 其实现在 x86 也是“精简”指令集设计了(硬件层面上),只不过兼容当年定义的复杂指令。真正运行的时候都是会拆解成小指令以便流水线工作的。
|
64
YukiHanaNo 10 天前
想啥呢,续航方面只能说现阶段 x86 阵营能用了,跟 mac 还是比不了。
别看了一篇软文你就拿来引经据典 |
65
wangyzj 10 天前
因为贵
|
66
Torpedo 10 天前
在 mac 体系下,m 芯片 vs intel 基本相当于同一个 u 差了几代。19mac 用的还是 8 代 u 。m 相当于 intel 的 12 代了
|
67
jsyz 10 天前
制裁之前 EUV 对大陆就是禁运的,更不要说制裁后连 DUV 的高端型号都禁运。台积电的制程确实领先,但两岸都是华人,安知有同样的硬件平台,大陆不会反超?从 LED 面板到内存这样的例子不少了吧。台湾本土的内存和面板产业都已经死透了。
|
68
nimingyonghu 10 天前
4#说的很中肯,就是能耗比,落到普通人头上就是设备使用起来静音,续航更久。当然这两点就很值得购买了。
但如果你扯到“这么强”那就是在搞笑了,我自己黑白苹果双持用了快 10 年的样子。以 M1 为例,CPU 最多也就是 Intel 那边 12 代的水平,GPU 更是被吹上天实际打不过三朝元老 RX580 。 另外能耗比在消费者领域也就是个口号,普通家庭用户,正常日用多出来的电费根本不值一提。 |
69
MacsedProtoss 10 天前 via iPhone
@nimingyonghu 问题是现在也不是 M1 了 M4 系列再去对比一下现在的 i/a 又会觉得 CPU 很能打 尤其是 Pro
GPU 被吹上天也是后面几代的 max/ultra 和 M1 没啥关系 M1 当年是暴打了 iris… 能耗比的问题不在于电费 在于续航温度和离电性能啊 你把他当台式机的话那就没意义了… |
70
szdosar 10 天前
这个问题很难回答,就好比你问,一个精工的十字螺丝批和同样精良的瑞士军刀综合工具,哪个更好?
应用场景不一样没法回答,就锯木头而言,瑞士军刀完胜,但同意拧螺丝,那就未必了。 |
71
x86 10 天前
😭 给按在地上打
|
72
galenzhao 10 天前
还有个巨大优势就是 gpu 数据不会在 disk-cpu-内存-gpu 这几个之间来回移来移去了
|
73
dengtongcai 10 天前
现在听到 intel 这几个字母的 mac 就想吐。垃圾中的战斗机
|
74
natsu94 10 天前
向以前用 intel mac 的人致敬🫡
|
76
q447643445 10 天前
哪有什么强不强的. 就看愿不愿意花钱
想让马儿跑又不愿意给马儿吃草. 就英特尔 那点晶体管数量. 拿什么比 |
77
rbf1993 10 天前
@nimingyonghu M1 的绝大部分设备可是跑在连风扇都没有的设备上啊。你拿来对比 RX580 吗……
能耗比当然不是个口号,笔记本的能耗比怎么会是口号?续航、噪音、离电性能,笔记本的核心体验都和能耗比挂钩的呀。 |
78
nimingyonghu 10 天前
@rbf1993 #77 续航和静音的优势我第一句就提了。
看不惯的是那些无限放大 M 芯片性能的果吹。 |
80
seansong 9 天前
M 芯片强一点,MacOS 也强一点,加起来,就感知很明显了
|
81
seansong 9 天前
最近玩过一台 intel 的大小核机器,除了能跑分,调度真的是一坨翔,实际体验跟跑分完全不匹配
|
82
mjar 9 天前 1
对架构感兴趣的话,这有一个详解 M1 架构的视频,我认为讲的不错。
&pp=ygUZbTEgcHJvY2Vzc29yIGFyY2hpdGVjdHVyZQ%3D%3D |
84
crac 9 天前
楼上说的都对,但几乎都忽略一个点:苹果舍得堆料
m 系的 max 多数晶体管? x86 的 i9/u9/r9 多少晶体管? 但 m 的成本放在苹果的溢价里就不那么重要了 反而 x86 得块八毛的去计较成本,不然市场不买单 |
86
shunia 9 天前
说大小问题的,谁阻止其他厂家把芯片做大了吗?你要能做到低功耗同等性能,你做得再大也行啊,我家里也不是没地方放这儿点芯片。我主板上的空间也没那么金贵。
同理老黄的 gpu 越做越大,难道让摩尔线程把产品做大就能比上人家的 performance 吗? |
88
tomwu3 9 天前
@NiceKlaus 不好意思。在用 iPhone 14 ,从港行 iPhone 4 插移动卡开始一直用苹果用到现在喔。只是单纯觉得不关台湾人的事吧,单纯觉得苹果的晶片厉害应该是他设计的厉害,而不是帮他做的那个人厉害。
|
89
tomwu3 9 天前
就好比你买一双鞋,你只会认他的牌子,而不是选他是中国制造、越南制造还是印尼制造的吧?
|
90
MrKrabs 9 天前
好多阿 q 啊
|
91
areless 9 天前
其实 ARM 早就到这个级别了。而且硬件主战场也不是什么 CPU ,比如老黄的开发板也是跑 linux 的,然而 cpu 几乎不提。。。
|
92
ROBOKiller 9 天前
@tomwu3 当然认,New Balance 的英产/美产 The MADE in UK Collection 就是个单列产品线 。尤其是鞋子这种看品控的,相对来说高精尖电子产品人为因素少反而好一些。当然,OEM 、ODM 普遍以后这本身就是一个因素。
|
93
hewitt29 9 天前
@MacsedProtoss 工作站需要考虑续航?
|
94
catalysia 9 天前
抛开制程和架构的差异,
主要还有个设计思路的问题。 intel 和 amd 包括高通等当时的设计思路都是一个主要的硬件架构,然后通过屏蔽坏核心或降低频率来区分高中低端的 cpu 产品线。这就导致前端发射和 l1 l2 缓存 以及内存控制器这些比较费钱的设计就不能用的太好。因为就算你要砍核心砍频率也很难砍进低端的 30~50 美元的 cpu 的价格。 但是苹果不一样,ipad 和 macbook 的利润足够高。所以一开始 m 芯片就在这方面特别舍得花钱 比如 m1 的大核心有 8 个发射单元,而 intel 版 mac 的 cpu 只有 3 个发射单元 m1 有 18mb 的一二级缓存 而 intel 版 mac 的 cpu 只有 5mb 其中 4mb 还是慢的多的 3 级缓存 只有 1mb 的一二级缓存 再比如 m1 有 8 沟道的内存控制器 intel 版 mac 的 cpu 只有 2 沟道 这些非常富裕的设计可以让苹果用空间换性能。比如数量多的发射单元可以让大大提高乱序执行时的效率 使得后端不会排很长的队伍, 而超大的缓存以及超高的内存速度 ,可以大大提高执行时的命中率 降低硬错误 当然这种设计是非常花钱的,不过得益于 mac 和 ipad 产品线的极度高溢价 苹果可以承受这种高昂的成本。 苹果 m 芯片的成功后倒逼 intel amd 和高通也采用相同的设计思路制作 cpu 。 比如最新的 Intel u 系列有 35mb 的 cpu 缓存和 4 发射单元 amd zen5 则是有 5 发射单元和 64mb 的缓存 高通更是拿出了 8 发射的骁龙 8 elite 和 24mb 的一二级缓存 所以你可以看到 intel 和 amd 在能效方面有着长足的进步 高通更是追平了几年前的 m1 甚至 m2 芯片。 当然这也直接导致了整个半导体行业的全面涨价。以前 intel 和 amd 的百元级 cpu 产品线直接没了。像是 u285k 和 9800x3d 这类原本千元级的 cpu 也都翻倍涨到了 3000 元这个级别。高通最近几年更是把原本 2000~3000 元的主力型安卓手机平板拉到了 5000~6000 元这个级别。 |
95
giganet 9 天前
M1Pro 的内存带宽直接到 200G ,相比较 intel 的常规 CPU 的带宽才几十,这就是差距啊,难怪用起来跟 Jobs 在 WWDS 展示时的反应速度一样啊,网页秒开。
|
96
MacsedProtoss 9 天前 via iPhone
@hewitt29 为啥不考虑续航呢?需要高性能不代表时时刻刻都是满载 不然买啥 laptop 直接 desktop/server 了 买移动工作站就是为了有移动的需求
mac 可以做到需要性能的时候不管插不插电都保持一致 而不需要性能的时候功耗很低续航很长 而 win 呢?拔电就没法跑负载,哪怕就看看网页电量都飞快地掉 不插电开个会怕不是心惊胆战 |
97
MacsedProtoss 9 天前 via iPhone
@catalysia 高通的 XE 其实最终成品还挺翻车的 连 M1 都追不上….ppt 战神了属于是(注意:这里说的都是 Mac 版的 M1 ,&高通 XE 也是仅供 laptop 的,8E 是移动端的,其和 iPad 上的 M1 对比不在我这句话讨论范围)
至于价格的上涨 也得看这几年的通膨和产品本身毛利率的变化,尤其是 amd 的 CPU 价格很明显是逐利的 而 Android 设备涨价也有很大一部分是中国厂商为了做高端吧 只给芯片其他不给的子品牌机其实价格也没高到那么多 而且三星之类的厂牌也没见价格涨很多。 当然我知道高通的 soc 每一代价格都有上涨 但是显然不是上文 2000 变 5000 的主要原因 |
98
catalysia 9 天前
@MacsedProtoss
1 扯通胀的话你可以看看那些继续基于 3 发射 小缓存设计的 cpu 的价格 比如博通或者瑞芯微大部分都是降价的。很简单因为制程进步做同样的东西成本时下降的。 2 多发射大缓存多沟道内存控制器的成本是几何级增长的 系统复杂度完全不一样 直接导致良品率滑坡 一个晶圆能切出的 3 发射小缓存 cpu 和 8 发射大缓存 cpu 中间能差 2~3 倍 3 amd 真逐利的话就该趁着 intel 倒霉的时候多出货大赚一笔 结果产能卡着最后钱都让黄牛赚走了 究其原因还是因为多发射 cpu 和大缓存设计导致晶圆厂就做不出那么多芯片来 成本高昂 4 首先高通就不允许你搭载骁龙 xe 的机型卖便宜了 早年间还因为真我 gt 把骁龙 8gen3 卖便宜了罚了真我钱 其次是这些大缓存 多发射 多内存控制器的型号又不是只有 cpu 自己上涨 你内存得用更大的吧 电路设计更复杂吧? 就直接导致这些厂家他就做不了低端机了,不是只做高端 是做不了低端。成本根本 hold 不住。 你不会真觉得 cpu 涨 30 美元 终端机成本就也只涨 30 美元吧。 |
99
MacsedProtoss 9 天前 via iPhone
@catalysia 3/4 AMD 这次的 CPU 定价就是偏高的 高通限价的行为也没必要洗 就说明了是可以打下来价格的 芯片和周边东西涨价 50 刀 机器售价涨百刀 居然就是很合理的事情了 你这其实就无法解释本来就是贵价旗舰的三星就不受高通涨价的影响而涨价
1/2 成熟制程价格是跌下去的 但是问题是换设计同时也换了新工艺啊 而这几个芯片的研发与销售正好就是在全球加息环境下 通膨就是有影响的 |
100
catalysia 8 天前
@MacsedProtoss
1 同一时间的博通和瑞芯微都降价了 也就是说通胀只胀 intel amd 高通? 博通瑞芯微都不在一个世界 那边都是通缩? 而且过去通胀高的时候不是没有,08~16 年比最近的通胀可高多了 那时候的 cpu 也是降价的 2 你就是被现在批量生产的工业化产品惯坏了一点也没感觉,就跟老罗造手机一样 罗永浩一开始就你这个想法 我 bom 成本加 50 我终端成本就只加 50 但是他真的做了就发现 他 bom 成本加 10 块 终端成本得加 100 。 这么说吧 别说你 bom 成本涨 50 了,就生产线平换另一套方案你终端成本都得加 100 。而且别忘了高端机的销量还少。供应链人的常识,你销量每下降 10% 你的成本就得涨 20%。所以你就会看到那些走量的机器会便宜的不可思议。而高端的机器(价格高端)性价比就是很低。成本就是压不下来。 3 至于高通那个 ppt 上好看 而实际上不太行的主要问题不在高通 而是 windows 的问题。windows 对高发射的 cpu 的调教的确没有 mac 好。毕竟 windows 还要兼顾天量的 3 发射甚至 2 发射的 cpu 。这也是为什么平板上骁龙 elite 就要好很多。安卓这边也早就被逼的变成高发射了。m1 芯片的次年 mtk 的发射就变成 6 了,并且 mtk 给安卓贡献了大量的底层代码来适应高发射 cpu 。 4 总之苹果的设计带了一个不算好的头。拿高发射 高带宽 高缓存 多内存控制器来换性能。导致无论是硬件制造成本还是软件设计成本都几何级的提升。但是在苹果的舆论攻势之下,别的厂家也不得不跟进。 5 苹果的这种设计也反噬了自己 在 iot 方面成本居高不下 像新 homepod 得反向升级 砍掉了大量 soc 的支持来兼顾成本 甚至连 wifi 的 5G 频段都得砍 而显示器和耳机的制造成本居高不下被国产打的接节节败退 连果粉都扛不住 都去买 “平替” 总的来说我对 m 系列的这个设计是偏负面的 可能未来整个产业链会为这次设计上的冒进来打很多补丁 慢慢抵消掉成本上升带来的问题 但是这种劣币驱逐良币 不从算法和结构上推动 ipc 而是仅靠砸钱堆缓存和发射数的设计,谁都玩得了 就像上面很多帖子说像 amd 和 intel 的本子现在也能追平 m4 也能用 24h 续航 只是他们归结于制程的进步 而实际上是所有人都被苹果裹挟着进入了苹果的设计思路 整个行业的成本都在上升 以后怕不是真要最便宜的性价比机器就是 mac 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