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2EX = way to explore
V2EX 是一个关于分享和探索的地方
现在注册
已注册用户请  登录
V2EX  ›  cmdOptionKana  ›  全部回复第 5 页 / 共 538 页
回复总数  10751
1  2  3  4  5  6  7  8  9  10 ... 538  
15 天前
回复了 AdamJonas 创建的主题 昨天午休做了个梦中梦
我做过上班打卡的梦中梦。但顺序是没有经历第一层,直接就在第二层,梦见自己上班打卡了,然后醒了发现自己没去上班,赶紧起床上班打卡,安心上班,但其实这是第一层,还是梦!真正醒来的时候已经迟到了。
@spacebound 是,但绝大多数人(包括我,很可能也包括你)都做过 pua 自己这种事,这种心理很常见,但很难自我察觉。
@spacebound 合理化自己的行为。如果坚决不给源码,就承认了源码价值很高,也就是自己被骗了,自己很吃亏。给了源码,就可以骗自己说,我不在乎源码,源码在我这里不值钱,是我主动扔了,扔了垃圾自然不是吃亏。而且自己也立即变成一个以德报怨的高明的人。
我明白了。心理学分析。

OP 如果一开始说好免费帮别人,那他是可以不收钱的,并且既然说好了免费,那不收钱也不会生气,也没有挫败感。

结果 OP 收款失败,无法收钱,刚好看到一句话“以德报怨”,先不管这句话对错,但这句话符合 OP 的心理防御机制(即,合理化自己的行为),因此就直接发源码了。发源码后,OP 就成了一个 “以德报怨,不争辩的高明的人”,而不是一个被欺骗的,无能的人。

心理防御机制,合理化自己的行为,是很常见的,其实我们每个人都有这样的时候(只是一般人不会专门分析自己的心理,才不知道自己做过这样的事)。
看聊天记录,发现你的思维误区特别大。

你把对方当作中间人,让他去帮你联系,他的角色定位为“帮助”你,他不担责任,能帮到有功劳,帮不到也有苦劳。但是,这是错的。

他是陌生人啊,没有任何信用,没有任何担保,没有任何牵制他的手段,这种情况下,他是没有资格做中间人的。说白了,他没有资格“帮助”你。牵线可以,但把货物交给他,让他转交货物,这是不可以的。

货物交给谁,谁就是负责人。他直接经手货物,他就是负责人,要么他有信用,要么他有担保,他必须有类似这些东西,才能当负责人。
> 以德报怨,高明者不争辩,争辩者不高明

你是不是理解为 “只要我不争辩,我就立即高明了” ?
如果是这样的话,就理解错了。高明是原因,不是结果。是因为高明,有别的手段,才不需要争辩。

另外,以德报怨,那什么是德?让好人(自己)吃亏,让坏人获益,这是德吗?这是恶啊。
15 天前
回复了 samohyes 创建的主题 生活 分享一个捞女的故事
@coderlxm C 累? C 可爽了。嫖是嫖,谈恋爱是谈恋爱,不冲突,他全都要。
15 天前
回复了 samohyes 创建的主题 生活 分享一个捞女的故事
> C 对 A 提分手次数较多,但是分手后互删 C 又会忍不住去加 A ,然后求复合。A 答应复合了几次,每次都会提出条件,最开始现金,后来是买首饰包,基本上都是几万吧 ...... C 还会经常晚上 8 点以后不会消息,第二天中午才回,说一直睡觉

C 也不是正常人。就这个案例来看,没多少警醒意义,C 是富二代,对钱的看法和我们不一样,而且上过的女人数量很可能是个惊人的数字,因此他对女人的看法也和我们不一样。他们的玩法与我们关系不大。
16 天前
回复了 flyficks 创建的主题 问与答 什么样的人成为了哲学家?
@flyficks

> 对于那些没有客观规律的知识是没办法总结出体系的。就像神学,玄学

神学,玄学,都是有体系的啊,和哲学差别不大。你不认可玄学的体系,但是哲学家其实也是互相不认可对方的体系。

所谓体系,就是“模型”,模型是可以脱离现实世界的。比如金庸小说可以构建一个江湖体系。玄学也是构建自己的体系,神学也是构建一个宗教体系,这些体系也许能指导现实生活,也许不能指导现实生活,但哲学也未必能指导现实生活,哲学里也有很多东西是脱离现实世界的。

而且,注意,“有一个物理规律/物理体系”,不能直接推理出 “有一个产生物理学家的规律”,不能这样推理啊。

是有一些大概的规律,比如高智商,比如巧合之下有兴趣等等。但要知道这些只是大概规律,没有细节的,也不可能有什么特殊的指导意义。只能有一些笼统的指导意义,比如优生优育,注重教育等等,一些很无趣的正确的大道理。
16 天前
回复了 flyficks 创建的主题 问与答 什么样的人成为了哲学家?
@flyficks

> 想通过这种方式找到一些普遍规律从而找到这门学科诞生的需求去帮助我理解这门学科

你想找普遍规律,我认为没有这个规律。你还是很想找,那我猜你认为 “很可能存在这种规律”。但是,我想提醒,真的“很可能”存在这个规律吗?你有没有真正思考过,也许就是很简单地没有这个规律呢?

“找到这门学科诞生的需求”,哲学的诞生需求还是有个比较广泛认可的答案的,那就是:爱智慧。因为人有较高的智力,高智商本身就驱动人去思考。对很多事情有好奇心,爱智慧,爱思考,这就是哲学的本源。

“去帮助我理解这门学科”,了解哲学诞生本源,对理解哲学有点帮助,但也不见得很关键。关于严肃的(真正的)哲学来说,还是要去看经典著作,看多了,自然就能越来越理解。哲学发展了几千年,已经很成熟了,想认真去学的话,没有捷径,还是得从大量读经典开始。
16 天前
回复了 flyficks 创建的主题 问与答 什么样的人成为了哲学家?
@flyficks 按照我的评价,你的表达和思考是非常强的。沟通本来就困难。不是在哪里困难,或者和谁沟通困难,而是沟通本来就是非常困难的。因此不必太介意遇到误解。
16 天前
回复了 flyficks 创建的主题 问与答 什么样的人成为了哲学家?
@flyficks

> 成为哲学家的人所表现出的客观规律,这是一定存在的
我认为不存在。

> 成为哲学家的人们,他们身上有什么普遍规律
我认为没有这个规律

> 哲学这门学科筛选出了什么样的人
我认为不存在这种筛选

------------
你说一定存在这种规律,为什么呢?

你为什么认为存在这种规律?

你是不确定有没有但希望有这种规律,还是凭直觉认为存在这种规律,还是经过理性分析认为有这种规律?
16 天前
回复了 flyficks 创建的主题 问与答 什么样的人成为了哲学家?
@flyficks

1. “整体的,完备的,一切外界因素的跨越时间空间的关系的总和”。还是要区分你是事后看,还是事前就能预测。根据目前人类的科学认知,世界是真随机的,因此一切因素的总和仍然是偶然。换句话说,即使获得了一切因素的总和的全部信息,仍然无法预测一个人究竟能否成为哲学家(除非你事后知道他是哲学家,再回头看过去的信息)。
2. 略
3. “因为环境的原因,没有成为那个爱因斯坦”,所以,就是偶然啊。一个人与爱因斯坦同时代,并且也很聪明,也有很多机遇,但结合了一些必然因素和一些偶然因素之后,他就走向了另一条路。而爱因斯坦也是偶然(运气不好)没有顺利找到工作,才走关系去了专利局,巧合有了较多业余时间,再加上其他偶然因素(当然也有一部分必然因素),最终率先发现相对论。第 3 点刚好可以补充第 1 点的偶然性。
4.环境因素影响很大,但每个人都可以在受限的环境中,做“某一时期内”或者“某个范围内”的强者。

一个古人,他不可能凭研究 AI 获得诺贝尔奖,但他可以发现地球是圆的,可以发现地球绕太阳转,他就是某一时期内的天才。

一个偏远地区的普通高中生,也许他考不上清华北大,但他仍然可以考学校第一。客观限制是有(不要忘记古人受到时代的限制),但,那又怎么样?能得出什么很有意思的推论吗?
16 天前
回复了 flyficks 创建的主题 问与答 什么样的人成为了哲学家?
@flyficks

事后看,好像是必然的。但是,事前呢?一个人甚至可能因偶然因素而突然死亡,事前谁敢说“他”百分之一百会成为哲学家?

“顶尖人才一定需要有对他们而言足够的精力和研究的环境”,这话没错,问题是的关键是“足够”,多少是足够?这其实是说不清的。

另外,天才,或者哲学家、物理学家,他们让人惊叹敬仰,正是因为他们受到了环境的限制啊。牛顿的理论在相对论和量子力学面前算不了什么高级理论,但为什么牛顿还是伟大的物理学家?正是因为我们知道他当时环境的限制啊。
16 天前
回复了 flyficks 创建的主题 问与答 什么样的人成为了哲学家?
突然想到了一点,哲学家其实也很有价值(能赚钱那种),比如古代帝皇就需要用宗教去帮助统治,这其中就需要哲学家去构建宗教体系。欧洲也一样,神学与哲学的关系就很密切。因此帝皇和宗教就乐意去养着哲学家。
16 天前
回复了 flyficks 创建的主题 问与答 什么样的人成为了哲学家?
@flyficks 第一是高智商,其次就看偶然接触哲学还是物理学、还是数学了。这些人的智商都差不多,获得成就的难度也差不多。

如果你说哲学家需要特别多的时间去研究,那物理学家、数学家、还有其他专业的顶尖人才,也都一样需要很多时间。那是不是 “凡是顶尖人才,都必然拥有特别多的时间和机遇” 呢?
16 天前
回复了 hallothere 创建的主题 V2EX 没人觉得 V 站的这个回复反人类吗
@xuAN111 “没做优化”是问题本身,楼主问的是为什么不做优化,结果你的回答是“就是没做优化”……
16 天前
回复了 flyficks 创建的主题 问与答 什么样的人成为了哲学家?
非常聪明,同时巧合学了哲学的人。

严肃的哲学是非常复杂的,具体来说与数学很像,处理体系庞大且细节繁多的复杂逻辑问题,在此基础上还需要突发奇想有独创性,才能称为哲学家。

至于家庭、教育之类的,反而次要,比智商和兴趣更次要一些。
我认为要设定“偏好”不一样才有意义。比如一个有洁癖,一个比较邋遢;一个喜欢囤东西,一个喜欢断舍离。

如果偏好一样,貌似没啥挑战性,很多事情都轻松达成一致意见。
给出链接,让大家看看来龙去脉。你的感性判断也许与事实有偏差。
1  2  3  4  5  6  7  8  9  10 ... 538  
关于   ·   帮助文档   ·   博客   ·   API   ·   FAQ   ·   实用小工具   ·   5370 人在线   最高记录 6679   ·     Select Language
创意工作者们的社区
World is powered by solitude
VERSION: 3.9.8.5 · 66ms · UTC 07:46 · PVG 15:46 · LAX 23:46 · JFK 02:46
Developed with CodeLauncher
♥ Do have faith in what you're do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