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MissAW 说到适应,我个人的感觉是,用 Linux 的时候,基本上是可以自己慢慢上手的(当然也可能是现代的 distros 都做得很好了,可能远古时期的会很难吧,或者我的 distro 选的好——我一直在用 KDE neon, 一个连 KDE 自家的软体都没装完整但底层该有的都有的很干净的 distro, 非常适合根据自己的需要在上面安装自己想要的东西,而不用一上来就卸载一堆——很多所谓的「使用者有好」的 Linux distros 那是真的生怕使用者不知道 Linux 上也是有各种软体的,那叫是一堆一堆地直接预设往里堆啊),用着用着就会用了,没有很强的学习曲线。
记得唯独没有 ren 让我一开始比较不适应,如果要远程重新命名一个档案的话,你还得把路径输全,也即必须写成 `mv /a/b/c/123.txt /a/b/c/456.txt`, 不过我马上就手搓了一个模拟 DOS 下的 ren 的命令,然后就可以愉快地 `ren /a/b/c/123.txt 456.txt` 了——这是我记忆中在进入 Linux 环境时最大的一点不适应,之后一切都很顺利。
True, Linux 下没法 for /f "tokens= delims=" 来一下子呈表格式地扩展变数——但是如今但凡遇到有这种需求的时候,我只要交给 AI 就好了……( DOS 下的 for /f 实在是太好用了哈哈)是的,Linux 下有 $@ 这种 pseudo array 但用起来感觉跟 for /f 完全不是一回事,for /f 是根据你的规则去处理原始资料并产生一系列有内容的变数,$@ 则是用来接收不确定个数的变数——这当然只是我作为一个小白的理解。
在逐渐瞭解 Linux 的过程中,我的感觉就好像在会了英语之后再学德语一样,在入门的水准上会给你一种「不一样,但又有些类似」的亲切感,复杂了之后当然可能会变得深奥难懂起来,但是入门还是很顺畅无痛的。
而每次使用 Mac OS……我都难以撑过用上半天而不撞墙,那感觉就像一个会英语的人去学法语,刚开始学发音就会骂娘:这他妈都是什么!反正我跟 Mac OS 是……完全不对付,一直永远是超级敌对的那种心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