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时候,一个人看小说,历史书,就算不解其中人情,有晦涩的地方,也还是看的津津有味。
现在看电子书,发现自己看评论的热情反倒盖过看情节的乐趣,看一群人留下自己的笔记,表达自己对书中人事的喜恶,结果看完书发现自己情节内容没记下多少,脑子里却缠下来一堆乱七八糟的声音。
看文章也是一样,微信公众号上文章一遍刷完看评论就成为日常,看的文章 99%日后不会再看第二遍,科普哲学类公众号,文章的哲理一个没悟到,这倒还没什么。
可怕的是真实故事类公众号,故事反映出的社会问题本质一个没悟到,就被下面充满怨气的评论搞得悲观起来。
比如,第一天八点见闻看了篇国内养老院的困局,开始对自己的老年生活感到悲观。然后第二天,人间专栏看到一篇 38 岁找不到工作的故事,又陷入负面情绪。
现在想想,我 TM 还没出象牙塔感受到自己人生道路上的黑暗具体是啥呢,你们的抱怨管我 P 事啊,要是某个毁灭是注定的,那肯定面向社会的所有人,真毁灭你又与你何关?要是我在这个年龄就变得愤世嫉俗拒绝一切问题和新观点了,那我的未来绝对会过的比文中说的更惨。
以及看 b 站视频,看搞笑类的气氛一边倒还没什么,但是严肃科普类的听到哪个晦涩的地方就忍不住想第一时间点开弹幕找科目,结果导致和看电子书一样的问题,而且这个视频我估计 99%不会再点第二次了。
如果是看番剧,出于放剧透我就不会点开弹幕(实际上我大部分看番剧的场合都是在百度云影院或者一些日番美剧小站所以不用担心弹幕问题)我就忍不住想把它追完,好在看后面的评论和分析中避免被剧透,但是我现阶段实在不敢再担起如此的时间成本了,现在只敢看单元剧或者是既定事实的历史剧 (后面又研究出一个新方法,13 集的日漫番不顺序看,看完第一集就乱序看,找评测说的最精华的部分,这样就不会陷入剧透焦虑同时也能赏析剧情了)
感觉自己陷入了这个时代的某种通病中,看的大部分内容绝大部分都不会再回看了,反而是这些作品下的某些格调近同的负面噪音随着阅片量的增高不断积累,无形的在影响自己。
PLUS:昨天我把微信公众号订阅清了一遍, 取关了自己订阅栏近 2/3 的公众号,包括自己专业有关的部分公众号,回想一些其中公众号的确是内容优秀的而值得思考的,然而这些优秀的公众号在我的订阅栏里待了近一年后我却根本回想不起来它们有带给我什么积极影响,我也没心思和时间再探究它们,只好删掉了。
1
Leonard 2021-12-30 18:02:21 +08:00
用一些没有弹幕 /评论的 App 就行了啊
|
2
dji38838c 2021-12-30 18:03:15 +08:00
youtube 装 chrome 插件可以把评论屏蔽掉
不知道 b 站有没有类似的。 没有的话,自己做一个 微信就不好搞了。 |
3
kop1989 2021-12-30 18:03:53 +08:00 2
其实就是精力与时间少了。
你需要二手的,别人嚼过的知识来迅速了解这个内容的皮毛。而且皮毛也确实大概率够用。 这不是“弹幕”、“评论区”的问题, 这是人的惰性问题。 |
4
h1104350235 2021-12-30 18:17:20 +08:00
最恶臭的地方应该是抖音、微博评论吧
|
5
brazz 2021-12-30 18:18:28 +08:00
回村种地吧,这样清净
|
6
devwolf 2021-12-30 18:33:23 +08:00
去没有弹幕和评论的网站
|
7
lucifer9 2021-12-30 19:00:49 +08:00 via iPhone
我自己不喜欢看这些。也不是很理解为啥会有人喜欢看这些。不过我还是觉得有这些挺好的,因为我们曾经开发这个赚钱了
|
8
SuperMild 2021-12-30 19:01:05 +08:00
我则是换了一种方法,弹幕评论照样看,但培养自己的心态,看到低质量言论不生气。
其实看看大家说什么也蛮好的,自古以来就有书评,只是以前书评刊登在报刊杂志或书籍里,现在改成网上而已。 别人发言愚蠢,我们一笑而过就行,何必介意? 另一方面,报刊书籍,都是被筛选过的,让我们误以为世界就是那个被筛选的样子,这又何尝不是一种象牙塔呢。 |
9
Biwood 2021-12-30 20:35:37 +08:00
断网,互联网本身就是一个高强度分散注意力( distraction )的地方,你来错地方了
|
10
Zien 2021-12-31 02:17:53 +08:00 via iPhone 1
你可能在早期弹幕评论质量还可以的时候养成习惯了, 现在真的是没必要看任何弹幕和评论了。
|
11
seeyisee 2021-12-31 10:26:18 +08:00
多看微博评论就好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