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在看书刚好看到讨价还价的问题,因为要反复的计算对方能够接受的最大亏损,损失越小,耐心越大,最后得到的利益越大,就比如说雨天买雨伞,你在雨天没有雨伞,浪费的时间会很多,你耐心越小对方就能卖得越贵的雨伞,同样对方卖草莓,晚上他的草莓就会有损失,那他就没有耐心,他就会降价卖草莓。
然后联想到之前看过的计算对方计算到你,知道你在计算他的一个循环的猜疑链
如何猜测平均值的二分之一的解法是: 分析场上有多少个理性人,如果大家的水平都相对受过教育,那平均值可能是在六或者 12 左右 因为大家都会多想个两三层
而如果大家全部理性,那最后的数无限接近于 0
股市的模型也是大家想在低价抄底高价抛售,因为你知道高价的时候供大于求,所以他会降价,所以你会提前卖出,他其他人也这么想就会跟着也卖出,而你发现所有人都这么想,那就会提前卖出,然后再低价买入,从阿达到一个不断地波峰波谷的过程,那市场上有多少个想得多的人就决定于这个波风什么时候提前开始,如果人越多,这个数字越准确,所以可以通过行为比如说交易量,然后通过数学模型评估场上的平均值是第几层,就能算出第几天开始抛售,如果人少的话就会容易知道场上有哪几类人,从而平均他们的思考层数
可能我想得太简单了,就是想和大家讨论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