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SpiderXiantang OP 我自己回复我自己!
|
2
lhx2008 2018-12-16 22:43:13 +08:00 via Android
用过一下放弃了,感觉只适合极多任务的时候方便调度时间,如果闲的时候这个东西没啥用。
25 分钟你可能还没看明白一个算法或者做完一个 leetcode 呢,又被调度去干别的事情了。更别说摧毁番茄的话可能只过了几分钟十几分钟。虽然说这个可以通过合理规划时间然后把目标分成任务块,但是任务花的时间不是定长的,随时都可能变,所以到最后无法保证达成你的目标。除非你真的有惊人的执行力。 |
3
lhx2008 2018-12-16 22:49:31 +08:00 via Android
如果用计算机的话来说,就是大脑的上下文切换要很久,还经常随机 sleep,或者被抢锁。所以很难在预想个锁的时间内完成预订的目标。虽然细分锁这个思路是对的,但是频繁切换上下文对整个大脑的执行性能有很大影响。如果任务多的话,临界区域的顺序调度都是巨大的负担。
|
4
lhx2008 2018-12-16 22:51:08 +08:00 via Android
当然可能有用的是我这前 25 分钟做了什么,然后被记下来了。这个会比较有明显的警醒作用。
|
5
P233 2018-12-16 22:52:50 +08:00
最近开始尝试 52 分钟工作,17 分钟休息的分配方式,效果也不错,25 分钟有点短。
|
6
Yvette 2018-12-17 03:45:41 +08:00 via iPhone 2
@lhx2008 我理解番茄并不是为了切换上下文而发明,而是为了保护大脑在长时间连续运算同一个任务的情况下性能不(明显)减弱。我自己的经验是虽然中途强行休息五分钟之后下一个番茄话需要一点点时间(可能几十秒)来切换到前一个的上下文,但是这样能保证高强度工作下大脑的效率以及宏观意义上思维的连贯性。
|
7
SpiderXiantang OP @P233 番茄工作法也可以调整时间,像读书写代码这种深层次的状态我觉得还是 35 分钟向上比较好
|
8
SpiderXiantang OP @Yvette 同意 如果连续长时间做一项事情 没有停顿 人会处在一个蒙的状态 这也是为什么有句话 代码写不出的话,出去转转 差不多一个道理
|
9
SpiderXiantang OP @lhx2008 其实番茄工作法不是适用所有任务的,像看小说,其实就不大适合,不过我觉得像 leetcode 还是挺适合的,一道题 25 分钟没有头绪,其实就可以去看讨论区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