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朋友说,即使设置成仅几个人可见,我也不敢发朋友圈,因为既没看过那么多书,更没有写作经验。
我想先看书,然后每天写点日记,等什么时候水平提高了,就敢输出了。
我告诉他:这样做一段时候,你会发现没什么效果,于是就想放弃,放弃之后呢,又产生了更多的焦虑感,就形成了死循环。
我们是随波逐流的,人生从没规划过,也没人给我们规划过,即使偶尔规划一下,也只是心血来潮,执行不到两三天之后你就会放弃。
为什么会放弃?规划有问题,你的规划让你看不到未来会是什么样子的,它不像游戏,打个怪就会升一级,做两三天,觉得没有达到新的水平,就放弃了。
当你迈出第一步行动,你突然说,如果要达到 100 分,按照我现在 2 的水平,我有好多东西都不会。
退缩系统就出现了,情绪感觉太痛苦了,现在还准备不够,我做不到,如果做不到,我就会失败,而如果失败了,我还是那条咸鱼。(承接上文《普通心理学》)
每个人都恐惧失败,恰恰是这种恐惧情绪,阻挡了你前进,既不安于现状,又迫切想改变,所以才痛苦。
做事就想一步登天,想零写作经验瞬间可以输出,想从月薪 3 千一下子月薪 3 万,想从 2 分一下子就到 100 分,如果做不到,就否定自己,这是一种静止性思维,马云也不可能几天几年就成为富豪。
微习惯的作用,就是迭代思维,我们不能期望自己一下就像脑子中想象的那么完美,要加入时间这个因素。
如果说我现在是 2 , 那就慢慢成为 3 ,成为 4 ,一步一步叠上去。
哪怕今天就做了一点点,也比什么都不做要强,哪怕到最后也只做到 10 分,没有到 100 分,也比原来的 2 分要强。
《思考:快与慢》中提到:人是有两套思考模式的,快思考是依赖情绪和本能的假性思考,也就是被绑架时,理智脑给你做的解释。
慢思考则是深度思考,是理智脑发挥作用。
如何发挥慢思考的作用?那就是,别想太多,做好小事。
为什么外卖员一个电话打过来,就忘记之前在做什么?为什么系好的垃圾尝尝忘记倒?为什么刚刚才看过并确信记住的话,一开口就卡壳?
如果把大脑比作成电脑,你会发现当同时运作好几个程序的时候,它就很容易卡。
人能同时记住的东西一般不超过 7 个,所以如果一个人同时要做很多事情,要选择很多,那么大脑就分析不过来,判断力就会下降。
一些人做决策的时候,总是容易看眼前一亩三分地,比如有个新闻讲:高考明明分数很高,为了省几千的学费,去学化学而不学计算机,导致毕业后巨大落差。
这就是物质匮乏带来的影响,因为他每天都要去担心吃喝的事情,这些最基本的生活压力就像后台隐藏的程序一样,把他的心力都快占尽了,没有很多的空间再去想未来的事情。
有人说中年人特别现实,特别爱看眼前,那是因为他上有老下有小还有房贷,工作上也可能遇到了瓶颈,每天被占的满满的,自然没有额外的余地再去想其他。
人在 20 岁~30 岁这十年,一定是非常痛苦的,如果感受不到痛苦,说明正沉溺在安逸区,痛苦并不会消失,而是会以年龄周期递延下去。
极少数人从 20 岁开始,要完成认知觉醒,财务独立,从浑噩泥沼的黑暗中爬出来,一点点拥有能力,堪破世事,筛选提升圈层,重新打烂塑造思考方式。
如果还没有成家立业,心智带宽还没有被各种压力占尽,这个阶段应该有一个更长远的规划,从而去选择你真正想要的人生方向。 (持续更新)